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84篇
  免费   34260篇
  国内免费   28111篇
电工技术   26293篇
技术理论   11篇
综合类   20449篇
化学工业   46540篇
金属工艺   10330篇
机械仪表   17222篇
建筑科学   11588篇
矿业工程   4256篇
能源动力   11196篇
轻工业   15020篇
水利工程   7736篇
石油天然气   8665篇
武器工业   2829篇
无线电   320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995篇
冶金工业   6900篇
原子能技术   4633篇
自动化技术   60511篇
  2024年   580篇
  2023年   3920篇
  2022年   6762篇
  2021年   8886篇
  2020年   8705篇
  2019年   7887篇
  2018年   7343篇
  2017年   9796篇
  2016年   10970篇
  2015年   12439篇
  2014年   13274篇
  2013年   16867篇
  2012年   19151篇
  2011年   21644篇
  2010年   15618篇
  2009年   15783篇
  2008年   16697篇
  2007年   18830篇
  2006年   17703篇
  2005年   15220篇
  2004年   12718篇
  2003年   10198篇
  2002年   7805篇
  2001年   5917篇
  2000年   4769篇
  1999年   3913篇
  1998年   3213篇
  1997年   2616篇
  1996年   2308篇
  1995年   2049篇
  1994年   1775篇
  1993年   1337篇
  1992年   1099篇
  1991年   838篇
  1990年   760篇
  1989年   562篇
  1988年   415篇
  1987年   271篇
  1986年   243篇
  1985年   262篇
  1984年   246篇
  1983年   175篇
  1982年   218篇
  1981年   103篇
  1980年   107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9篇
  1959年   39篇
  1951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评价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BCG,BCG-PPD)的稳定性。方法将3批BCGPPD样品置2~8℃存放30个月,分别于第0、3、6、9、12、18、24、30个月进行物理外观检查、pH和效价测定,第0、12、18、24、30个月同时进行鉴别试验、无菌试验、装量差异、异常毒性及苯酚含量检测;于(25±2)℃条件下存放12个月,第0、1、2、3、6、9、12个月进行物理外观检查、pH和效价测定;于(37±2)℃条件下存放12周,在第0、1、2、3、4、8、12个月进行外观检查、pH和效价测定。结果 3批BCG-PPD于2~8℃存放不同时间样品的鉴别试验、物理外观、装量差异、无菌试验及异常毒性检测结果均合格,pH为7. 12~7. 25,苯酚含量为2. 48~2. 72 g/L,效价为0. 92~1. 13,均呈稳定状态。3批BCG-PPD样品于(25±2)和(37±2)℃条件下保存,物理外观检查均合格,pH分别为7. 12~7. 32和7. 11~7. 20,效价分别为0. 93~1. 06和0. 91~1. 02,均符合要求。结论 BCG-PP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满足将其有效期延长至24个月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溶液浓差能驱动的逆电渗析反应器制氢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品位热能制氢技术首先是将热能转换为溶液浓差能,然后通过逆电渗析(RED)反应器将溶液浓差能转换成氢能。为了验证RED反应器能将溶液浓差能转换为氢能,探索关键运行参数变化对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个由40个膜对所构成的RED反应器,以NaCl水溶液为工作溶液,NaOH水溶液为电极液的制氢系统。通过改变浓/稀溶液入口浓度,溶液过膜流速以及输出电流来考察对RED反应器产氢率、制氢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浓/稀溶液入口浓度,过膜流速变化均会影响RED反应器的输出电流。在外电路短接条件下,输出电流越大,反应器产氢率和制氢效率越高,但能量转换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993.
污泥基生物炭处理酸性含U(Ⅵ)废水的效能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城市污泥(SS)慢速热解制备污泥基生物炭(SSB),并研究初始pH、投加量、共存离子、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SSB去除U(Ⅵ)的影响,探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特征。通过元素分析、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U(Ⅵ)吸附去除的机理。结果表明SSB去除U(Ⅵ)的适宜条件为:pH=3、投加量1 g/L、吸附时间240 min;在此条件下,在温度30℃时最大吸附量为34.51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描述生物炭对U(Ⅵ)的吸附行为。U(Ⅵ)吸附去除机理主要包括静电作用,与Si—O—Si的n-π相互作用,与羟基(—OH)、羧基(—COOH)的配位络合。通过5次吸附-解吸试验发现,U(Ⅵ)去除率和SSB再生率均在80%以上。本研究表明污泥基生物炭具备处理与修复酸性含U(Ⅵ)废水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4.
姚鑫宇  程潇  王晗  沈洪  吴慧英  刘振宇 《化工学报》2020,71(4):1502-1509
基于超快激光技术加工铜基正弦波弯曲型微通道,以去离子水为流动工质,在不同质量流量和热通量条件下,对弯曲型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基于温度/压力数据和流动可视化结果,发现通道传热系数随出口干度增大,呈迅速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趋势,正弦波微通道相较直微通道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传热系数最大提高127.7%,压降仅增加14.4%。波状通道结构能明显抑制流动沸腾中不稳定现象发生。通过可视化试验发现,随热通量增大,流型经历泡状流-弹状流-环状流的转变,换热主导机制由核态沸腾逐渐过渡到薄液膜蒸发。  相似文献   
995.
The three-phase four-wire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SAPF) was developed to suppress the harmonic currents generated by nonlinear loads, and for the compensation of unbalanced nonlinear load currents, reactive power, and the harmonic neutral current. In this work, we consider instantaneous reactive power theory (PQ theory) for reference current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wo algorithms: the classic low-pass filter (LPF) and the 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 (SOGI) filter. Furthermore, since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SAPF control is the regulation of the DC bus voltage at the capacitor, a new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Lyapunov function is also proposed. A complete simulation of the resultant active filtering system confirms its validity, which uses the SOGI filter to extract the reference currents from the distorted line curren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Q theory based on LPF. In addition, the simulation performed also demonstrat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for DC bus voltage control based on the Lyapunov func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portional-integral (PI) controller. Both novel approaches contribute towards an improvement i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a small rise and settling time, a very low or nonexistent overshoot, and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相似文献   
996.
针对电力系统负荷的非线性预测问题,本文构造了一种基于深度脊波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隐含层采用脊波神经元,神经元的激励函数采用脊波变换函数。对该预测模型采用受限的玻尔兹曼机学习原理进行预训练,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深度优化精调。通过对某地区实际电网负荷系统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脊波神经网络和常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相对比,深度脊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日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分别降低了1.96%、1.12%和0.3%,日最大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91%、2.19%和1.78%,验证了深度脊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Synergistic the modulation of photon absorption capability an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of the photocatalyst are highly required for developing high-performance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The ternary CdS-graphene quantum dots-titanate nanotubes (CdS-GQDs-TNTs) nanocomposite have been prepared by an in situ growth method.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reveals that the GQDs are firmly decorated on both inner and outer surface of TNT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Ti–O–C chemical bonding, and CdS QDs are load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NTs through strong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The intimate integrated CdS-GQDs-TNTs nanocomposite exhibits much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oward H2 production compared with binary GQDs-TNTs and pure TNTs photocatalyst,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ed interaction of the stronger visible light harvesting, the longer lifetime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 faster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rate, fast and long-distance electron transport pass. The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mechanism of CdS-GQDs-TNTs ternary composite are proposed based on photo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东峡煤矿主煤流运输系统的改造,设计了一套智能化集控系统,采用变频驱动,并结合料流传感器,增设无线基站、本安网络摄像仪和语音扩播终端等设备,实现了带式输送机载荷分布的自动调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实现了减员、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模式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LLE融合与支持向量机的质量异常模式识别方法。首先从动态数据流中提取其原始特征、统计特征、几何特征并将其进行混合,形成动态数据流的混合特征,然后利用LLE算法对混合特征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特征集作为MSVM分类器的输入进行训练,同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MSVM分类器进行参数寻优。最后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动态数据流进行异常模式的识别。并将所提方法与单一类型特征方法、混合特征方法的识别模型进行比较,仿真结果和应用实例表明,所提方法的识别精度较高,可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异常模式识别中。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消失模生产中振实设备的振动过程不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会产生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基于消失模振实、紧实过程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方法,通过使用该种方法可以得出振动矢量和振幅,进而对振实紧实设备和振动紧实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杜绝干砂振动紧实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铸件质量。可以普遍应用在干砂振实设备研发、校检、定期维护等各个过程,可以有效提升设备的工艺符合性,减少模样及铸件不合格品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